圖片據國防參考微信公眾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的政治職責,大家要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做實做細做好。” 龐麗峰
新媒體時代,微信、微博等全面滲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給政府的執政能力帶來了極大挑戰,而且為公開、互動、全新的執政模式的不斷完善提供了一次良好機遇。對于基層政府而言,網絡輿論引導能力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基層政府自身建設的一項必修課。
增強網絡輿論引導意識,提升基層領導干部的應對能力。一要增強網絡陣地意識,凸顯政府門戶網站的引導優勢。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網絡時代,基層領導干部必須增強網絡陣地意識,積極主動占領網絡陣地制高點,充分發揮政府門戶網站的優勢,主動積極宣傳和解讀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讓群眾第一時間從正面了解;充分借助網絡平臺與群眾交流互動,對群眾利益訴求及時做出回應。
二要增強網絡責任意識,提升基層干部的輿論引導能力。網絡問政工作,已經成為各級黨政機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基層領導干部,始終要有“治”不忘“危”、“興”不忘“憂”的憂患意識,在輿論引導方面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密切關注網絡輿論動態和網民的關切點,增強對網絡輿論形成過程中存在風險的意識,確保政府的決策準確、無誤、及時地傳遞給群眾。
三要增強網絡平等意識,改變基層領導干部對輿論引導的“居高臨下”。基層領導干部必須摒棄“官本位”意識,以平等、謙遜的態度與網民相與,以坦誠的心態從領導角色向網民角色轉變,以達到正面引導輿論的目的。
四要增強基層領導干部對于網絡輿論的預判意識。基層領導干部要轉變觀念,克服面對網絡的“本領恐慌”,放下身段多向年輕人、專業人士學習請教,增強網絡預判意識,以創新精神逐步提升駕馭網絡輿論的能力,讓政府輿論引導成為網絡熱點、處置網絡突發事件的主渠道。
加快政務自媒體反應速度,提升基層政府的調控能力。《山西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暨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明確要求: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各市政府和省直主管部門最遲要在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有關地方和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帶頭主動發聲。
一是政務自媒體必須主動占領網絡陣地。基層政府各職能部門設置面向群眾的公眾號平臺,面對網民的輿情信息,基層政府職能部門要主動占領陣地,在第一時間發布真實、權威的信息,快速組織人員對網絡信息進行分析研判,準確、及時呈現事件真相,正面引導輿論。
二是充分利用自媒體傳播方式,廣開政務自媒體賬號,包括微信群、微博粉絲群等具有一定聯系的自媒體組織,凸顯政務自媒體在群內的威信,讓信息多渠道發散傳播,切實達到從點到面提升基層政府的輿情應急能力。
三是加大政務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聯動。雖然自媒體發展迅速,但是傳統媒體的政治使命和社會擔當始終不可替代。因此,必須充分整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資源,相互融合,借助新媒體提升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傳播力。
四是加強政務自媒體與一般網絡媒體的深度融合。要深入群眾,了解民情民意,在政府官網上設立領導與網民互動平臺,定期邀請相關職能部門領導與群眾實時互動,及時為群眾答疑解惑,特別是在重大事件中應及時回答群眾關切,對不真實傳言和網絡謠言及時辟謠,有助于阻止其他媒體在“先發制人”的過程中以不真實信息誤導網民。
加快完善政府網絡輿論引導機制,使輿論引導有規可循。新形勢下,加快構建政府輿論引導機制體制,規范政府輿論引導能力,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影響力的重要舉措。一是建立健全公開透明的政務信息查詢機制。基層政府要摒棄以往對政府信息的“遮遮掩掩”心理,以自信和開放的心態、正確的網絡觀念面對網絡時代。各級政府部門要建立網絡對話機制,在出臺一項有關民生的重大政策前,廣泛征求網民意見,以此提升網絡引導力,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當好網絡輿論的引導者、溝通者和預警者。
二是建立基層宣傳多維立體的“微矩陣”模式。微信作為近乎須臾不能離身的網絡平臺,也成為基層政府提升輿論引導能力、塑造良好形象的主戰場。基層政府必須充分運用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及時在微信公眾平臺報道政府政策、舉措和工作進展及成效,正面引導網民對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以微信、微博、網站等平臺與群眾實現互動交流,鞏固和壯大主流輿論陣地,提升政府政策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三是建立輿情研判人才機制。政府輿情危機處理案例表明,基層政府部門必須注重組建和培養高素質的輿情研判隊伍,及時了解群眾關切、吸納民意民智,對政策實現有效傳播。要建立輿情研判機制,做好日常網絡輿情監測和研判,及時應對熱點事件和突發事件,凸顯政府輿論從負面向正面的引導能力。
四是建立科學規范的網絡維護機制和監管體系,增強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公信力和可信度。各職能部門要建立一套嚴格可循的政務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審批-發布-維護”制度,確保政務信息“發布有人審批,日常有人更新,詢問有人應答”;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監管體系,明確各級部門的職責分工,細化監管責任,從制度、機構、人員、裝備、經費等方面為網絡輿情監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讓政府輿論引導實現全覆蓋、無縫隙。
總之,基層政府網絡輿論引導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對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要及時公開回應,增強主題宣傳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以群眾關心的話題切入,取得最佳的傳播效果。[作者為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山西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