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有關視覺中國的公關危機在業界廣為傳播。起因是由于一張黑洞照片的版權問題,網民和媒體朋友紛紛開啟了“罵視覺中國”模式,結果網站關閉、股價跌停、被相關部門約談。下面看看網絡輿論是如何評價看待這場危機公關的: 1.官方聲明被打臉(PS:危機公關的大忌) 在有網友開始質疑黑洞照片版權問題時,@視覺中國 官方微博發了《聲明》,這是官方對此事的第一次表態。聲明中,說明了版權歸屬者是一個組織,但到底這個圖大家能不能隨便用,給出的結果卻顯得模凌兩可,最后來了一句“用于商業用途,可能存在風險。” 這顯然是一個經過內外部多方溝通之后的一個官方口徑,有媒體采訪道了這個組織,對方全盤否認曾給視覺中國授權,并表示這個圖片只要注明來源,可以隨便用,包括廣告,被赤裸裸的打臉,這是危機公關的大忌。 2.把創始人推出去為自己辯護(PS:一大敗筆) 視覺中國的創始人柴繼軍曾接受了一家媒體的采訪,正式回應此事?!拔依斫庾悦襟w們的苦衷……我相信自媒體人能夠理解,就像你寫的文章被人侵權盜版,你也會非常的心疼。我相信自媒體人也能理解我們的困境?!?/p> 看似很能得到自媒體的共鳴,但公開的表態和私下通過起訴漫天要價的做法,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你起訴我,還讓我理解你?這篇創始人的回應,沒有絲毫一丁點認為自己錯了的意思,只強調版權避重就輕,圖片違規的問題一筆帶過,所謂“火上澆油”。后來,他只能閉嘴。 3.兩次道歉信(PS:依舊無法平息怒火) 事件爆發后,更多的違規照片問題開始被喜歡“挖墳”的網友們開始爆出。@視覺中國 在幾個小時后回應,并首次道歉。第二次是在視覺中國的創始人在接受完媒體采訪,一副“我是版權衛士”凌駕于所有人之上的姿態后,在次日的凌晨3點多,@視覺中國 又發了一封道歉信,后面這封道歉信有兩個詞以組合的方式出現了兩次,很有意思,一句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自愿關閉網站開始整改”,另一句是“自愿接受天津市網信辦依法依規對我司的處理?!?/p> “自愿”+“法律法規”,到底是自愿還是依法依規?如果是你自愿關閉自己的網站,還需要經過法律的批準?主管部門對你司的處罰肯定是依法依規啊,還需要你提醒?典型的畫蛇添足。 4.主動關閉網站(PS:擔心被扒) 在當時來看很多網友都認為這是來自主管部門的處罰,或者是某個黑客太氣憤了,直接黑了視覺中國的網站,又或者這代表了官方的一種認錯的態度,其實,這是它的一個危機公關策略。 以“整改”的名義先把網站關了,這樣,起碼不會有更多新的問題被曝光。